##协议是什么?
(常言道:“无规矩不成方圆”,讲的是万事万物的发展都要在一定的规则下去运行,只有遵循一定的协议去做,事情才能够往正确的道路去发展。我们今天要谈的是 定制容器,想要成功的实现容器的定制,我们要先谈一谈协议,那么什么是协议呢?协议是个什么东西呢)
※协议(Protocols)与其他编程语言中的接口很相似,它规定你哪些方法必须要定义。然而,在Python中的协议就显得不那么正式。事实上,在Python中,协议更像是一种指南。
※就像之前提到的鸭子类型(DuckTyping):当看到一只鸟走起来像鸭子、游泳起来像鸭子、叫起来也像鸭子,那么这只鸟就可以被称为鸭子。忘记了可以回去看看鸭子类型Python的鸭子类型(duck typing)
※Python就是这样,它并不会严格要求你一定要怎样去做,而是靠你自觉和经验去把事情做得更好。
##容器类型的协议
(在Python中,像序列类型,例如:列表,元组,字符串这些,或者说映射类型(例如:字典)都是属于容器类型,它们都是里面存放各式各样的对象。所以他们称为容器)
※如果说你希望定制的容器是不可变(例如元组、字符串)的话,你只需要定义__len__()和__getitem__()这两个魔法方法。
※如果你希望定制的容器是可变的话,除了__len__()和__getitem__()方法,你还需要定义__setitem__()和__delitem__()两个方法。
(可以先看看有关Python魔法方法的详解,如下:)
##练习要求
※编写一个不可改变的自定义列表,要求记录列表中每个元素被访问的次数。
class CountList:
def __init__(self, *args):
self.values = [x for x in args]
self.count = {}.fromkeys(range(len(self.values)), 0)
def __len__(self):
return len(self.values)
def __getitem__(self, key):
self.count[key] += 1
return self.values[key]
(我们把一个类定义成一个容器,那么就需要初始化一下,他的参数是可变数量的 (*args),因为我们不知道用户要传入进多少个数据,我们把用户输入的数据初始化为一个列表,values 就是一个列表,我们通过列表推导式的形式把数据存放到 values 这个列表中。另外,还需要记录列表中每个元素被访问的次数,我们立刻会想到字典,我们把每个元素在列表中的下标作为字典的键,然后值就是对应的访问次数。我们定义 self.count 这个字典,初始化可以使用 fromkeys ,并把所有下标对应的Key所对应的值初始化为0。这是一个不可变的容器,所以需要定义 __len__() 和 __getitem__() 方法, __len__() 就直接是返回 len(self.values)就是元组里元素总个数 的值,__getitem__() 中的 key 就是相应的下标,我们这里是获取key对应的值,所以需要返回self.values[key],另外,对应着访问了它一次,所以对应的 self.count[key] 加1。)
>>> c1 = CountList(1, 3, 5, 7, 9)
>>> c2 = CountList(2, 4, 6, 8, 10)
>>> c1.count
{0: 0, 1: 0, 2: 0, 3: 0, 4: 0}
>>> c2.count
{0: 0, 1: 0, 2: 0, 3: 0, 4: 0}
>>> c1[1]
3
>>> c1.count
{0: 0, 1: 1, 2: 0, 3: 0, 4: 0}
>>> c1[2] + c2[2]
11
>>> c1.count
{0: 0, 1: 1, 2: 1, 3: 0, 4: 0}
>>> c2.count
{0: 0, 1: 0, 2: 1, 3: 0, 4: 0}
##温故知新之习题
0. 你知道 Python 基于序列的三大容器类指的是什么吗?
答:无疑是列表(List),元组(Tuple)和字符串(String)啦。
1. Python 允许我们自己定制容器,如果你想要定制一个不可变的容器(像 String),你就不能定义什么方法?
答:如果你想要定制一个不可变的容器(像 String),你就不能定义像 __setitem__() 和 __delitem__() 这些会修改容器中的数据的方法。
2. 如果希望定制的容器支持 reversed() 内置函数,那么你应该定义什么方法?
答:应该定义 __reversed__() 方法,提供对内置函数 reversed() 的支持。
3. 既然是容器,必然要提供能够查询“容量”的方法,那么请问需要定义什么方法呢?
答:在 Python 中,我们通过 len() 内置函数来查询容器的“容量”,所以容器应该定义 __len__() 方法。
4. 通过定义哪些方法使得容器支持读、写和删除的操作?
答:读 —— __getitem__(),写 —— __setitem__(),删除 —— __delitem__(),
5. 为什么小甲鱼说“在 Python 中的协议就显得不那么正式”?
答:在 Python 中,协议更像是一种指南。这有点像我们之前在课后作业中提到的“鸭子类型” —— 当看到一只鸟走起来像鸭子、游泳起来像鸭子、叫起来也像鸭子,那么这只鸟就可以被称为鸭子。Python就是这样,并不会严格地要求你一定要怎样去做,而是让你靠着自觉和经验把事情做好!
##动动手
0. 根据课堂上的例子,定制一个列表,同样要求记录列表中每个元素被访问的次数。
要求1:实现获取、设置和删除一个元素的行为(删除一个元素的时候对应的计数器也会被删除)
要求2:增加 counter(index) 方法,返回 index 参数所指定的元素记录的访问次数
要求3:实现 append()、pop()、remove()、insert()、clear() 和 reverse() 方法(重写这些方法的时候注意考虑计数器的对应改变)
答:为了实现这么多功能,我们不能再用字典来存放元素的计数了。因为对于列表来说,如果你删除其中一个元素,那么其他元素的下标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(利用下标作为键的字典肯定就不能应对自如)。因此,我们改用一个列表来存放对应的元素的计数。
下边的CountList类继承并严重依赖父类(list)的行为,并按要求重写了一些方法。
class CountList(list):
def __init__(self, *args):
super().__init__(args)
self.count = []
for i in args:
self.count.append(0)
def __len__(self):
return len(self.count)
def __getitem__(self, key):
self.count[key] += 1
return super().__getitem__(key)
def __setitem__(self, key, value):
self.count[key] += 1
super().__setitem__(key, value)
def __delitem__(self, key):
del self.count[key]
super().__delitem__(key)
def counter(self, key):
return self.count[key]
def append(self, value):
self.count.append(0)
super().append(value)
def pop(self, key=-1):
del self.count[key]
return super().pop(key)
def remove(self, value):
key = super().index(value)
del self.count[key]
super().remove(value)
def insert(self, key, value):
self.count.insert(key, 0)
super().insert(key, value)
def clear(self):
self.count.clear()
super().clear()
def reverse(self):
self.count.reverse()
super().reverse()